这条老街巷,藏着郑州最后的市井气和烟火味
郑州最有历史的地方在管城,而管城最有年代感的地方,就在城墙周边。
去年,随着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启动,唐子巷、书院街、主事胡同、南门西拐这些老街巷,都被夷为平地,仅留下了几栋明清古民居。
如今,在郑州市区,很难再找到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貌的街区了,阜民里算是一个:
红砖红瓦、木窗铁门,坐在门口晒暖儿的老人,栏杆上晾晒的白菜,青藤里蔓延的丝瓜……置身在这样的街道上,找到了郑州往昔的模样。
阜民里位于管城区,城墙西南角外,西接三分院,东邻南关街。它分为前阜民里和后阜民里,东西长约350米,南北宽百余米。
巷子里的老人,也没人能讲的清,这儿为啥叫阜民里。
按照字义,阜,有丰富、顺应之意。阜民,即寓意民殷财阜,物阜民宁。
据说,1950年左右,前阜民里只有6户人家。后来随着郑州城市发展的加快,剩余的空地被慢慢填满。有私人的自建房,也有政府组织盖的公房,再租给住户。
这里现存的砖瓦房,有1960年后盖起的,多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居民收入提高后建造的。
巷子的入口,被清真糕点和小吃摊位占据着。
走在这样的街道上,仿佛被拉回到30年前的郑州。
几经更迭的路牌,在诉说着巷子的过往。
最能体现年代感的,还有这里的木门、铁门和木窗。
这一家,大门和院落都与众不同,考究的木门,带刻画的门枕石,一看就是大户人家。听街坊讲,这家的男主人曾是省木材公司书记一把手,他利用职务之便,让工人们盖了这栋宅子。后来,他被查出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,自杀而亡。
阜民里的老居民,还有很多。他们在这一住,就是一辈子。
郑州冬日的阳光下,老人们手扶推车,慢悠悠的走着;饱经风霜的大爷大妈们,坐在门前的凳子上晒着暖儿。
这位老奶奶,今年96岁,是阜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。她说自己不到20岁时,就从开封来到了郑州,在豫丰纱厂做纺织工。
抗战时期,日本人把厂子炸毁了,豫丰远迁到重庆。直到50年代,在原址才重建了国营棉纺厂,即后来的郑州第二棉纺厂。
老奶奶的一生都献给了纱厂。退休后,她还当过居委会主任,巷子里的老居民,都亲切地叫她老主任。她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,尤其是提到还有几千块钱的退休金,连称感谢党和政府。
她说,身后这排房子,都是他们家盖的。
87岁的老爷爷,曾是铁路工人,60年代开始在这里定居。如今子女和孙辈,也都在郑州工作和生活。
年过花甲的老大爷,退休前在二七区锅炉厂工作。说起对阜民里拆迁改造的期待,他点起一支烟,笑了起来。
一个小卖部的门口,几位大妈驻足闲聊,喷起了巷子里的家长里短。
这里还是很有生活气息的,栏杆上晾晒的白菜,青藤里蔓延的丝瓜,还有绳子上搭着的衣服,无不显示出他们的生机。
卖烟的、卖饮料的、卖成人用品的,修车的、改衣服的、足疗的,应有尽有。
因为这里紧邻火车站各大批发市场,所以大量的物流从业者,都把这当作落脚之地。
平板车、手推车、架子车在巷子里忙碌地穿梭着。
又因这里房子老旧,房租便宜,许多进城务工者,也把这里作为栖息之地。
这位大姐,正在二楼的扶梯处梳妆打扮,不知是刚睡完午觉,还是要起来上夜班。
这位大婶儿,是在巷子口卖烙饼的,一个饼三块钱,一天能卖二三百。她从周口来郑州,已经在这干了三年。她租住的屋子有20平米,每月房租600元。大婶儿和巷子里的居民都很熟,不断和行人打着招呼。因担心被城管驱赶,她拒绝出镜。
漫步走在阜民里,感受这里的烟火气和市井味儿。
我喜欢郑州冬日的阳光,但它迷失在雾霾里,只让我想起,巷子里飘满的,煤炉的味道。
时间在流逝,城市在长大,多数老街道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,只有阜民里,还在这里悠闲自得地躺着。
据说,前后阜民里片区这90亩地儿,政府已经规划,借助浸礼会教堂复建和熊儿河生态修复,把这里打造成酒吧文化产业集群。
也许,若干年后,再次漫步阜民里,会让你感觉身临北京后海、成都九眼桥的酒吧街。
但我们乡愁里的那个郑州呢?
本文转自“郑州论坛”公众号,文/郑子蒙,摄影/朱春堂
郑子蒙:80后,生于郑州唐子巷。学过政治学、做过媒体人,当过帝都某些知名媒体不知名小编,现回乡定居。关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、经济发展与公民社会构建。
转载、投稿、合作
还有想喷老郑州的,请点底部菜单“联系我”
或发邮件至364212578@qq.com
往期精彩回顾
关注郑说,记录与郑州相关的历史、文化、生活